历经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正迎来深刻的技术变革。在日前举行的新华三智变大交通媒体交流会上,新华三集团交通事业部总经理赵飞在接受RT轨道交通采访时表示:当前交通行业的发展,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建设需求,也不再盲目追求新产品、新技术在交通行业的超前落地,而是更多追求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基建运营场景的深度融合,创新业务场景。
聚焦到城轨领域,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城轨行业的融合愈发紧密,由此衍生的智慧城轨新业态不断涌现,智慧运维、智慧车站、智慧安检、智慧建造等各种细分业务场景的诞生,正在深刻变革着城轨行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
服务交通行业十九年,新华三始终坚持与城轨行业同行,深挖用户需求,不断推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在城轨行业的落地应用,用数字化技术驱动城轨行业创新发展。截至目前,新华三已服务全国46个城市、300余条地铁线路的700余个地铁项目,涉及地铁10余个系统的数字化建设。
如今,伴随着城轨迈向绿智融合的新时代,新华三也在与时俱进,孜孜不辍地开展探索,积极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城轨全生命周期场景化下沉,努力用数字化技术点亮城轨智慧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全新未来。
从“5G”到“Wi-Fi 6”全面提升城轨运营效率
一直以来,新华三是城轨车地无线技术的领导者,不断创新和优化解决方案为城轨带来更好的车地无线通信效果,提供了高效的数据传送通道。
近年来,5G技术不断成熟和商用,其大容量、广连接、高可靠、低时延等特点,很好地推进了智慧城轨的创新应用。
新华三从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应用场景等层面,多管齐下,不遗余力推动5G技术在城轨行业的落地应用。比如,新华三积极参与《基于5G的下一代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方案白皮书》、《城市轨道交通5G智慧无线云网系统白皮书》等标准编制。
针对5G在轨交行业应用场景,包括基于5G的车地通信、协同编队、远程驾驶、智能监管、轨旁检测、智能感知等应用,新华三研发并可提供行业轻量化核心网v5GC、Open UPF、基带处理单元BBU、扩展单元FSW、远端射频单元pRRU 等整体5G专网解决方案。2021年,新华三联合交控科技、北京移动共同落地了业界第一个地铁5G专网项目-交控科技5G联合创新实验室。
然而,在赵飞看来,智慧城轨无线通信的建设不能唯5G论,不能一味单纯追求最先进的技术,要从场景出发找技术,提升技术与业务需求的契合度是关键。他说:“5G技术亦有着自身的短板,比如基站密度大、占用能耗高等。”
基于对技术与场景应用深刻的认知,新华三结合城轨行业的应用特点,推出了5G+Wi-Fi解决方案。除了依靠原本的5G技术优势外,新华三还率先于业界发布了城轨行业专用的工业级Wi-Fi 6解决方案,基于城轨行业有地下、地面、高架等应用部署环境,新华三在产品设计时尽可能贴合用户使用习惯,结合部署场景,简化设备部署复杂度,让设备可以更好的运行。
在北京,新华三为北京地铁19号线提供了行业领先的无线Wi-Fi 6解决方案,地铁运营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以便捷地接入运维综合管理系统、固资管理系统等核心业务系统,让北京地铁19号线的运营更高效,体验更便捷。
在大连,新华三Wi-Fi 6+LTE-M车地无线通信解决方案既保障了大连地铁13号线列车的高可靠安全运行,又满足了大带宽拓展生产业务应用的需求,全方位增强了大连地铁13号线车地无线通信能力。
新华三Wi-Fi 6解决方案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在杭州、在苏州、在西安、在深圳……等城市的20余条轨交线路上,Wi-Fi 6解决方案均得以成功应用,成为驱动智慧城轨变革的创新引擎,全面提升了城轨运营效率,持续优化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从太原到北京打造智慧城轨数字底座“新标杆”
今天,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按下了“加速键”。赵飞表示:“交通强国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数字化技术赋予的坚实底座。”
深耕交通行业19年,新华三深谙其中的逻辑,并始终将推动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作为己任,超前谋划和部署,打造数字底座。
早在2019年,新华三根据城轨智慧化的业务需求,推出了“城轨数字大脑”,为城轨客户提供全栈城轨云解决方案,实现底层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资源全接入,虚拟化层全覆盖,云操作系统及上层服务全互联,向上承载运营生产、企业管理、对外服务全业务,并相继在城轨行业多个项目上落地实施。新华三也连续两年在IDC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云市场厂商份额》中荣登榜首。
2020年年底,由新华三打造的国内第一条符合《智慧城轨发展纲要》“12531技术规范”的城轨云项目——太原城轨云上线运行。太原城轨云是全国地铁行业第一个三网架构并承载全自动运行业务系统的线路。新华三为太原地铁提供行业领先的城轨线网云解决方案,以云架构助力其在保持统一管理和高效运行的同时,满足IDCS等核心生产系统的高可用要求,满足太原地铁建设需求。
基于在太原地铁城轨云项目中积攒的深厚经验,2021年年底,由新华三承建的中国运营里程数第二、线网数第一、最为复杂的北京城轨云上线运行。这是目前国内承载线网规模最大、业务系统最多、云原生应用最为广泛的城轨云。基于北京城轨云平台,北京地铁孵化了诸多惠民、便民出行的应用,比如常旅客便捷进站,车辆满载率实时查询,车箱温湿度、拥挤度提示等,为旅客出行带来良好的乘车体验。
北京城轨云从服务于北京冬奥会的冬奥支线起步,承载了北京地铁11号线冬奥支线的二十四个业务系统。赵飞表示:“其平台能力仍在不断迭代升级,未来还将向北京地铁更多线路扩容,如13号线、17号线、19号线、22号线、28号线等。”
在赵飞看来,城轨行业因为云平台而变得日益开放和兼容。基于参与全国50多个城轨云项目的丰富经验,新华三对于下一代城轨云发展方向已建立起了极为深度的思考。赵飞说:“当智慧城轨建设步入深水区的今天,无论是能力的构建和使用,还是业务流程和组织变革,对于行业的数字化,应该重点关注两个层面:一是底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二是业务流程的改造与重塑。”
基于此,新华三正在着力重塑下一代城轨云的新范本。对于下一代城轨云的模样,赵飞给予了清晰的描绘。
· 第一,开放。通过软件定义实现软件和硬件资源的深层次解耦,打破技术之间的壁垒。
· 第二,创新。随着城轨云实践的深入,城轨行业将会充分发挥云计算灵活、可靠、便捷、分布式、统一管理等优势,推动业务和云平台深度融合,将越来越多的传统业务基于云原生的理念进行变革和创新,不断演进。
· 第三,全栈化。从数据中心和业务建设顶层设计出发,下一代城轨云聚焦智慧场景、数据平台驱动创新等落地,提供城轨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服务,将云服务、云运维、云安全进行融合,从而真正提升城轨运行效率和应用体验。
· 第四,服务管理定制化。未来城轨云的服务和管理,不仅仅局限于交付实施,而更多需要将云平台交付、运维管理,与用户建设、运营管理流程,以及相关人员、组织架构相结合,形成一整套的云平台服务管理流程,更好地推动技术与管理体系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基于清晰的下一代城轨云轮廓,新华三以北京城轨云为契机,不断优化和统一云平台管理接口标准,着力构建开放的、创新的、全栈化和服务管理定制化的下一代城轨云平台。赵飞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快速复制和落地城轨云应用,真正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全行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从“智慧”到“绿智融合”铸就新一代城轨数字之路
当前,我国正从“城轨大国”迈向“城轨强国”,这也就意味着,城轨行业绿智融合的时代正在到来。因为,“智慧”和“绿色”是城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双轮”,是城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融合。智慧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效的降本增效,助力城轨“双碳”目标的实现。
新华三始终葆有创新的基因,并保持对新技术和新趋势的深刻洞察和捕捉。推动绿色城轨与智慧城轨融合发展,作为新华三新一代城轨数字大脑建设的重要理念,聚焦“源、探、管、服”四个方面能力构建:
· 一是发展及应用绿色能源;
· 二是城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监测;
· 三是优化城轨绿色能源的管理和调度;
· 四是为碳服务碳交易提供碳排放数据资产服务。
落实到城轨行业的具体执行层面,新华三将从城轨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和乘客出行三个层面重点发力,推动城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 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以“让算力跑赢电力”为目标,提出城轨绿色低碳成套解决方案。比如,针对城轨控制中心,无论是NOCC还是COCC这样的能耗大户,搭建液冷数据中心,构建数据中心能效分析平台,采集数据中心运行数据和环境参数,通过分析数据中心空调、配电系统的能源效率,制定配电优化方案,提升基础设施潜在的能源利用率,让数据中心的PUE值降至1.1以下,真正发挥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价值。
· 在运营管理方面,新华三可以依托零碳智慧城轨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城轨大数据的潜在数据价值,助力业主在建设、行车、运营、管养四个场景,提出节能低碳解决方案和评价方法,实施网络化运营管理机制、运能和运量的精准匹配,节能高效的运营组织模式,提升出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 在乘客出行方面,新华三结合出行即服务的理念,从构建乘客出行碳账户方面,做出全新的尝试,通过营销及优惠活动,借助PaaS平台和MaaS平台,深化公共出行“一块屏”,协助业主最大程度吸引乘客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发挥城轨在整个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骨干性地位。
在北京城轨云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华三与生态合作伙伴,将绿色城轨出行理念进行了首次尝试。基于北京冬奥支线PIS系统,定制了绿色智慧出行导览,带来了良好的示范效果,进一步坚定了行业推进绿色智慧城轨建设的信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加快智慧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推动城轨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交通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华三不遗余力投入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