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user
从国外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始终是衡量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对各种疾病监测、预防以及重大疫情防控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我国,卫生行业信息化推进因诸多历史和社会原因发展相对迟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各级卫生机构驾驭信息化的能力普遍较弱,这已经成为影响医疗改革成效的关键环节。
医改方案的正式出台,意味着在未来两年内每年将有2800亿用于支持卫生主管部门搭建理想中的“四梁八柱”。而作为新医改框架中的技术支柱,信息化注定将在卫生信息化领域推进一场深刻的医疗卫生行业革命。
在人力、财力、技术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建设如何快速的取得成效呢?新医改方案着眼的是“大卫生”、“大医疗”,对于卫生信息化工作者来说,也必须从“大”处着眼,务实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
青岛市是我国知名的旅游城市,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帆船赛事举办地,从2005年起,青岛市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通过建设完善的青岛市公共卫生系统,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准确、快速地掌握各类疾病的有关数据信息,为制止严重疫情和疾病突发和蔓延的情况而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地保障了奥运会帆船赛事的顺利进行。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需求紧迫
在新医改方案中,国家已经正式把公共卫生建设提到“四梁”之首,明确提出:“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关于公共卫生的信息管理,仅从“公共”两字理解,就意味着是“大范围”、“大面积”的。因此对当前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来说,最迫切的是要把各“条”(线)的、各种基层的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将各种动态情况实时地展现给各级管理者,以便于对公共卫生的掌控。
建设区域医疗协同系统,最主要的是“统筹规划”。现在各地已经出现不同业务部门各自建设各自区域系统的趋势,按照这种趋势发展,必然又是重复的基础设施投资,而且还达不到“信息互通”。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区域性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它不属于哪一家、哪一个基层医疗机构,它是协同本区域所有医疗资源来为全民服务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多方资源,所以它必须由政府组织建设,而且还必须由政府运维管理。
新医改方案对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青岛市卫生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林元光告诉记者:“青岛市从2005年起,就开始进行了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到2007年底,青岛市已经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联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整合青岛市本地区卫生信息资源,建立比较完整的公共卫生信息应用系统,实现卫生部提出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覆盖和完善的公共卫生应用系统支撑作用。
在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中,通过建设以位于青岛市疾病控制大楼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络电子信息网络系统为核心(注:以下疾控三级网络即是指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以光纤连接青岛市卫生局、青岛市妇幼保健中心、青岛市卫生监督所、市120急救中心、市人才中心、市医学会等市同办公地点的市内广域网系统,以2M SDH链路连接各县市卫生局的远程广域网络系统,形成一套反应迅速,处理准确、及时的完整网络平台体系。
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在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基础上,建设城市安全信息共享网络系统,以便处理突发事件应急;网络系统的内部各子系统以及城市安全网络平台使用统一的接口,形成融指挥协调、预测预报、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等功能为一体,全市横向和纵向互连互通,具有国内较佳水平应对突发事件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化建设必须计成本
和很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一样,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不计成本的现象,很多医院和机构的信息化工作管理者认为信息化建设没有现成经验可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必须先交“学费”。然而林主任告诉记者:“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从建设之初,就面临着人力、财力的制约。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计成本,有效利用财政投入,真正把钱用在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刀刃’上。”信息化建设不仅要计成本,而且要追求产出最大值。这是林主任琢磨最多的一件事。
林主任表示,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过程中,依据上级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青岛市卫生局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现场,对全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系统应用开发等进行论证,确立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并由市卫生局信息中心统筹规划信息化建设项目,从源头上制止了政出多门、重复建设等现象。
经过深入的讨论,青岛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决定,采用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3C)提出的基于IP架构的IToIP理念,将最新的IP网络技术融入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当中来,指导整个卫生信息平台的规划与建设。“IP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所有信息技术都承载在IP架构之上,必定是一个发展趋势,在医疗卫生系统,所涉及的业务系统众多,非常需要一个标准来消除各种业务之间信息无法共享的壁垒。H3C提供的基于IP技术的全线产品与解决方案正好可以满足我们这一需要。”林主任非常欣慰地告诉记者。
构建安全自适应网络平台
在广域互联方面,考虑到青岛市公共卫生三级网络的通信量大,以及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可用性等因素,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与12个区县卫生局以及5个市级卫生机构的通信线路通过租用光纤或电信2M SDH互连。这样做可以充分兼顾今后卫生系统在多媒体及视频影像传输方面的长远发展和需要,为下一步卫生三级网络的“三网合一”打下基础。
为了保证网络高速的数据交换,信息中心选用了H3C S9512交换机作为内网的核心交换机,通过配置高密度千兆接口业务板卡,以满足疾病控制大楼内部各个楼层交换机的接入和市内各个市级单位通过租用运营商的裸光纤以千兆带宽接入疾控三级网络系统的需求。同时,为了满足未来大量社区医院机构和相关医院的接入,中心选用H3C S9512万兆机箱式路由交换机作为各级医疗机构的汇聚点交换机,并配置高密度千兆业务板卡,以满足社区医疗机构和相关医院的接入,作为为今后大量社区医疗机构以及相关卫生单位的接入设备。考虑到医院等大量的社区医疗单位网络信息系统不由信息中心统一进行管理,而且地理分布比较分散,如果直接接入信息内网,会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用H3C F1000-A千兆防火墙进行安全控制,从而保证了疾控三级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健壮性。
对于乡(镇)的信息采集点来说,由于向上传送的信息量较为单一且数据量较少,因此数据传输时间不会很长,而且对网络互连的实时性要求不高。根据这种应用情况,中心在乡(镇)的数据采集点采用VPN的方式接入到疾控三级网络系统,这样的连接方式既把公共卫生基层的监控统一纳入到公共卫生体系中来,而且大大降低投入,无论就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
此外,考虑到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局、市120中心、市疾控中心等市级卫生单位,除了需要接入市疾控专网外,还需要接入互联网,以便使用网络资源,统一对外发布疾控信息,中心在互联网接入方案中采用集中网络结构,即在网络中心设置统一出口,统一服务器,对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各个单位使用千兆光缆连接到市卫生信息中心的核心交换机上,然后通过一个互联网出口上网。由于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因此可以比较方便地设计和实施安全策略管理,例如可以集中控制保护重要的服务器资源,限制外部非授权的访问等。
林主任告诉记者,在整个网络平台的建设中,采用了H3C提供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网络解决方案,包括网络、存储、安全以及视频等多各方面。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H3C处处体现了“创新 为你”的核心理念,根据青岛市卫生局对于网络平台的特殊需求,充分考虑了系统建设的前期投资和后期的扩展成本、管理维护成本,选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实现了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H3C IToIP 的全新信息化建设理念成功落地青岛市公共卫生领域,这为其他地区的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验,为公共卫生系统的融合开放、信息共享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成功之路。